名称:甲胎蛋白AFP
货号:H6F236/H6F243
推荐用途:包被/标记
适用平台:ELISA/CLIA/CMIA/POCT
来源:B/c小鼠
纯度:>98%(SDS-PAGE)
缓冲液:0.01M PBs
存储:4C短期保存;-20C-80C长期保存(避免反复冻融,建议分装保存)
甲胎蛋白(Alpha-fetoprotein,AFP)简介
甲胎蛋白(Alpha-fetoprotein,AFP)是一种单链糖蛋白,属于白蛋白家族,预测分子量约为66.7kDa。AFP主要来源于胚胎肝细胞,由胎肝和卵黄囊合成[1],在血浆中除了单体形式外,还以二聚体和三聚体的形式存在,主要是与铜、镍、脂肪酸以及胆红素结合,只有一小部分(少于2%)的人AFP具有雌激素结合特性。AFP最初开始出现在4周胎儿的血浆中,并在妊娠第12-16周达到最高水平,出生后降至微量。成人血清AFP水平通常较低,但肝癌患者血浆和腹水中的AFP水平较高,其水平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。AFP通过抑制淋巴系统和诱导树突状细胞(DC细胞)的凋亡,导致肝癌细胞逃避免疫识别[2],从而促进肝癌的形成。
AFP是原发性肝癌(HCC)的重要标志物,对HCC的临床诊断、分期、术后监测和评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正常成人体内AFP的水平很低,当肝脏发生癌变或肝细胞受到损伤时,AFP的释放量增加,受到的损伤越重AFP的水平越高。研究表明[3]AFP诊断HCC阳性率达60%~80%,可联合其他免疫学指标(如CA19-9和CEA)并结合影像学检查提高HCC的阳性准确率。在胚胎期AFP可通过脐带血进入母体血液中,孕妇体内AFP水平的异常升高标志着胚胎发育不正常,因此AFP也常用于诊断胎儿缺陷如先兆子痫、无脑儿、宫内发育迟缓、胎儿死亡等疾病。除了诊断HCC和胎儿缺陷之外,AFP也可用于生殖腺胚胎瘤、胃癌[4]、肝硬化等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。
甲胎蛋白(AFP)参考区间
中国成人(≥18岁)AFP的参考区间是≤7 ng/mL,AFP检测结果溯源至WHO参考标准 72/225。数据来源于《WS/T
645.2-2018临床常用免疫学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2部分:血清甲胎蛋白、癌胚抗原、糖链抗原19-9、糖链抗原15-3、糖链抗原125》。
使用说明:
注意事项:取样应建立严格的操作标准和进行物料控制,避免微生物或蛋白酶的污染。
小规格包装建议在开盖取样前进行离心回收。大规格包装建议进行分装保存,以减少开盖取样次数。避免剧烈震荡。
安全性:本品仅限于体外诊断使用,不可食用。避免皮肤直接接触。